歷時一年半,這起由股民向上市券商發起的索賠案贏得了勝訴判決。
近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方正證券投資者索賠案,作出一審判決:方正證券、方正集團未依法披露涉案信息構成重大事件,屬于《證券法》意義的虛假陳述;而投資者在規定的時間范圍內買入及賣出方正證券股票而產生虧損,投資者的損失與被告的虛假陳述行為之間具有因果關系,部分支持投資者的索賠訴求。
代理此案的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律師透露,1月21日,收到了法院送達的38位投資者起訴方正證券和方正集團虛假陳述案的判決書。一審的判決宣告了投資者的階段性的勝利,不過在索賠額上,法院判決方正證券對投資者的損失承擔部分責任,獲賠額降至索賠額的30%。
據方正證券去年8月底的公告,此次訴訟累計涉案金額為2.3億元,公司已計提減值準備1793.55萬元。以此計算,方正證券賠付金額近7000萬元。許峰介紹,由于訴訟公告是基于2018年半年報披露的,但實際上在2018年半年報后訴訟還是在增加,再加上目前還有很多案子在繼續提交,所以賠付金額是有可能超過7000萬元的。
不過,證券維權律師臧小麗表示,目前,已有部分投資者對法院的酌情扣減表示不滿,希望上訴。最終二審能否全額支持投資者的索賠訴求,取決于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
38名投資者獲勝訴判決
2018年12月4日、5日,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公開審理了259件方正證券股票 投資者提起的索賠訴訟系列案件。其中,12月4日開庭的有38件案件,12月5日開庭的有221件案件。
一個月后,2019年1月,長沙市中級人民法院對方正證券投資者索賠案作出一審判決,法院部分支持了投資者的索賠訴求。據鳳凰網財經,代理此案的上海創遠律師事務所高級合伙人許峰律師透露,1月21日,收到了法院送達的38位投資者起訴方正證券和方正集團虛假陳述案的判決書。
這個案件還要追溯至2017年。2017年5月,方正集團、利德科技、西藏昭融以及方正證券4家公司收到證監會發來的《行政處罰決定書》,處罰決定書顯示,方正證券作出了涉案的虛假記載和重大遺漏違法行為,實施了信息披露違法行為:
2011年8月,方正證券在上交所上市。方正證券上市前,利德科技、西藏昭融(時名上海圓融擔保租賃有限公司)、西藏容大(時名上海容大貿易發展有限公司)分別為方正證券第二、第八、第十三大股東。方正集團與利德科技、西藏昭融、西藏容大構成關聯關系,且關聯關系在方正證券2011年8月上市前已形成。而在方正證券上市時,上述4家公司刻意隱瞞關聯關系,未依法告知方正證券;方正證券在部分董事、監事及高級管理人員知悉的情況下,也未按規定披露4家公司關聯關系,構成信息披露虛假記載,信息披露違法。
此外,2005年,方正集團(方正證券控股股東)與其股東簽署的《權益轉讓協議》補充協議。證監會認為,上述補充協議屬于可能對方正證券實際控制人及控制權產生重大影響的協議或安排,方正證券應當予以披露。方正集團未將簽署補充協議的相關情況告知方正證券,未配合方正證券履行信息披露義務,導致方正證券在2011年8月披露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并上市(IPO)及上市后,未依法披露上述補充協議,構成信息披露重大遺漏。
因此,證監會對方正集團、方正證券等相關責任主體處以60萬元頂格罰款。
這一頂格處罰決定也成了受損的投資者們索賠的依據。據悉,彼時有上百名買入方正證券股票的投資者向法院提起訴訟。但此案的審判剛開始并不順利,僅明確管轄法院一事,就耗費了相當長的時間。公開資料顯示,直到去年8月份,該案才明確由長沙中院展開審理,訴訟程序才由此加快。
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投資者能獲得賠付,判決書顯示,可獲賠的投資者條件是:自2011年8月9日(方正證券首次公開發行股票日)起至2015年7月14日期間買入方正證券股票,并且在2015年7月15日之后賣出或者繼續持有該股票的受損投資者。
獲賠額降至索賠額的30%
投資者的損失與上市公司的虛假陳述有因果關系,但值得注意的是,法院并不認為投資者的所有損失都應該由上市公司來負責。
在庭審中,方正證券、方正集團承認公司因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被證監會作出頂格處罰,但是兩公司均認為,被證監會處罰所涉事項不重大,不屬于“重大事件”,對投資者的投資決策無重大影響,方正證券股價下跌是因為證券市場的系統風險及方正證券公司的其他非系統性風險等因素導致的。
判決書顯示,參與索賠的投資者,買賣股票主要集中在2014年下半年至2015年上半年“牛市”期間,而此時距離案涉信息的違法披露行為發生時間已隔了三年,由此可見,投資者買入方正證券的交易決策應該是受到牛市影響。因此在綜合考量各方因素后,長沙中院酌情確定方正證券的虛假陳述行為對原告造成的投資損失承擔30%的責任,也即獲賠額降至索賠額的30%。
對此,臧小麗表示,法院并未全額支持投資者的索賠訴求,一審法院綜合考量證券市場風險因素,及被告的其他風險因素,酌情對原告的損失進行了一定扣減。而投資者得到的賠付金額也是從幾百萬到一兩萬,乃至幾千元均有,具體依各個投資者的交易情況而定。
2018年8月,方正證券發布的《關于公司涉及訴訟的公告》顯示,多名投資者起訴方正證券、方大集團,案件糾紛為證券虛假陳述。當時,方正證券稱,該類訴訟累計涉案金額為23063.07萬元,公司已計提減值準備1793.55萬元。以此計算,方正證券賠付金額近7000萬元。
不過,許峰表示,“這個訴訟公告是基于2018年半年報披露的,但實際上在2018年半年報后訴訟還是在增加,我們本身就有很多案子在繼續提交,所以賠付金額是有可能超過7000萬元的。但是原被告的算法與法院判決算法不同,所以最終方正證券要賠付多少還是要等待方正證券發布公告。”
券商中國記者以2018年前三季母公司業績數據和10月—12月單月報數據簡單相加發現,方正證券去年實現營收42.27億,同比增長15.05%;實現凈利潤12.74億元,同比增長8.83%。是為數不多的營收凈利雙增的券商。
臧小麗表示,目前,已有部分原告對法院的酌情扣減表示不滿,希望上訴。最終二審能否全額支持投資者的索賠訴求,取決于湖南省高級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