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中國證監會資本市場“深改12條”政策出爐,今日,證監會主席易會滿再度重磅發聲,闡明下一步工作重點。
1、全面把握新時代資本市場的發展方向
重點:加快資本市場改革,大力發展直接融資,促進多層次資本市場健康發展。
解讀:科創板平穩開市,資本市場擴容,多層次資本市場體系建設上演“加速度”。目前,包括主板、中小板、創業板、科創板、新三板、區域股權市場等在內的多層次資本市場大格局已經確立。
市場呼吁,應大力發展多層次資本市場。我國企業債務高企與金融模式一直以間接金融為主有著直接關聯,大力發展直接融資是降低杠桿率關鍵一招。
2、扎實穩妥推進科創板建設并試點注冊制
重點: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經驗,帶動資本市場全面深化改革;增加資本市場司法供給,推動有關方面加快修法修規進度。
解讀:作為資本市場改革的“試驗田”,科創板并購重組注冊制的相關規定于8月23日落地,同日,A股境內分拆上市的政策通道正式打開,填補了境內分拆上市的制度空白。
加強資本市場法治保障方面,6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為設立科創板并試點注冊制改革提供司法保障的若干意見》,這是最高法歷史上首次為資本市場基礎性制度改革安排而專門制定的系統性、綜合性司法文件。
3、加快推進資本市場改革開放
重點:打通各種基金、保險、企業年金等各類機構投資者入市瓶頸,積極引導中長期資金入市;對中介機構“放風者”“幫兇”打準、打狠、打到位。
解讀:上市公司正以令人尊重的方式,成長為億萬企業主體中的“優等生”。截至8月31日,除*ST長生(002680)、松霖科技(603992)外,3695家上市公司披露了2019年半年報,共實現營業收入23.55萬億元、凈利潤2.14萬億元,同比分別上升9.35%、6.56%。
分析人士認為,證監會近期對中介機構未嚴格履行職責等問題的回復反映了兩方面信息。一方面,證監會強調法律制度應遵循整體設計原則。另一方面,懲治違法違規行為是一套系統性工程,針對違法違規行為的監管要形成合力,才能以儆效尤。
4、牢牢堅持服務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根本目標
重點:大力發展直接融資特別是股權融資,圍繞提升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率。
解讀:優化融資結構,提高直接融資比重,是深化金融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重點任務之一。在不斷深化金融改革的背景下,融資結構優化保持良好勢頭,直接融資比重緩慢攀升。
5、堅決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重點:對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及場外配資等重點領域的風險,堅決管住增量,有效化解存量。
解讀:證監會多次提出,堅持把防范化解金融風險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做好股票質押、債券違約、私募基金等重點領域風險防范處置,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金融風險的底線。
總而言之,近年來證監會投資者保護工作不斷取得新成就,建立實踐了包括多元糾紛化解機制、持股行權機制、支持訴訟機制、先行賠付機制、推動法院試點示范判決機制在內的五項投資者行權維權機制。